
中新网巴彦淖尔2月27日电 题:张继新代表:从“牛倌”到“村官”的村庄复兴答卷
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,提起全国人大代表、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,乡民无不竖起大拇指。从企业高管到回村当起“牛倌”、再从“牛倌”到“村官”,张继新书写着自己的村庄复兴答卷。
张继新地点的巴彦淖尔市具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——河套灌区,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,被称作“塞外江南”。
2002年,在大连某生物公司担任高管的张继新回乡省亲,看到家园土坯房寒酸、泥土路坑洼,儿时同伴仍受困于传统农耕方法收入菲薄。他决然辞去职务返乡,以奶牛饲养为打破口,历经6年准备,于2008年兴办牧业公司。为激起农户积极性,他创始“承揽+租借+寄养”形式,经过“草场联合农户、基地辐射片区”的机制,推进一致栽培办理、机械化作业,打响中南渠村特征饲养品牌。
因为带富效应显着,2014年,张继新被推选为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,他使用两个多月的时刻走遍了全村400多户人家,把村里的状况和乡民的需求牢记在心。
之后,张继新经过“土地流转+订单农业+乡民务工”形式,逐渐构建起农牧业全工业链。他兴办的旭一牧业公司带动3000多户农人参加肉牛饲养,户均年收入超13万元;温室大棚从150亩扩展至1000亩,构成蔬菜栽培、农副产品加工、物流仓储一体化工业系统,乡民王宏等栽培户年收入打破百万元。
经过几年尽力,张继新不只让全村的相貌大变样,他还经过“跑项目、争资金”,对通村油路进行了改造晋级,建成了集果蔬出售、文化娱乐、车辆停放为一体的康尔徕广场,并为村里争取到160盏太阳能路灯。
“我将全村13个社划分为肉羊、肉牛、农副产品流转和设备农业4个工业区域。”张继新说,现在全村肉羊存栏到达3万多只,肉牛10000多头,温室大棚1000多个,农人人均收入位居全旗前列。
2023年,国内奶牛饲养职业进入低迷阶段,原奶产能过剩,价格继续跌落。张继新当即决议投身于乳制品加工职业,出资新建乳制品加工车间24000平方米,年可加工鲜奶30万吨。
“工厂建成投产后,不只带动了当地中小草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开展,构成了杰出的经济循环,还安顿了乡村剩余劳动力,提高了全体工作水平,增加了农人收入。”张继新说。
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张继新每年造访数十个城镇,倾听农牧民需求,将土地碎片化、水资源低效使用、完善特征农产品稳妥等转化为方案主张。
2025年全国两会举行在即,张继新还在重复完善主张。“当时农业工业链全体上呈现出窄而短的特色,农产品结构不合理,质量水平有待提高,农业工业链尚不完善,存在断层和衔接不畅问题。”张继新说,要充沛的使用国家扶持方针和科技赋能,大力培养习惯商场日益多样化、优质化和精细化需求的品牌农产品。
张继新看来,要依托当地丰厚的农牧业资源,做精做细精深加工,支撑下流农产品加工、贮存、运送、出售等环节工业高质量开展,延伸农业工业链,推进农牧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,拓展农人增收致富途径。(完)